»
游客:
注册
|
登录
|
帮助
微点交流论坛
»
主动防御
» 觉得“主动防御”是无稽之谈的来讨论!
13
2/2
<
1
2
作者:
标题: 觉得“主动防御”是无稽之谈的来讨论!
微点专家
版主
Weizi
积分 11554
发帖 11458
注册 2006-8-27
来自 贵阳
#11
在很久很久以前
电脑会中病毒
也是无稽之谈
※ ※ ※ 本文纯属【微点专家】个人意见,与【 微点交流论坛 】立场无关※ ※ ※
做个性的自己
2006-9-10 11:14
nasdaq
版主
版主
积分 1140
发帖 1118
注册 2006-4-6
#12
Quote:
Originally posted by
FlowerCode
at 2006-9-10 10:31:
需要注意的是,卡巴斯基6.0将主动防御作为一种“缓冲手段”,只寄希望于在更新病毒库前抵挡病毒一个小时。它不会因为一个程序修改了注册表的键值,挂了钩子,安了服务,加载了驱动就直接TerminateProcess并且DeleteFile
它要做的和SSM一样,告诉你“某某程序正试图做某某事,这是某某类危险程序的典型行为,允许吗?”
其实这种辅助防御很有用。例如新版灰鸽子可能会过卡巴斯基的文件扫描,但是它需要打开IE以便绕过防火墙,还需要隐藏进程,这时主动防御就大显身手了。
Warning:Hidden Object
最后说一下,瑞星和江民你需要手动脱壳(可以看AVP6的报告,它脱壳就像浏览目录似的),然后再扫描。
呵呵,我个人认为卡巴这类的“辅助探测”方式,特别不适合初级用户使用,试问哪个初级用户能理解提示上的若干种报警所蕴含的实际意义?
相对来说,微点的人机交互就要好一些,微点可以准确判断的,就明确提示是什么病毒。可疑的部分,给用户的提示也比较明确,删除或是不删除。实际应用的时候,可以建议初级用户,为了安全起见一律删除,如果发觉影响正常使用了,到隔离区进行恢复就ok了。
还有一点,我和FlowerCode朋友的看法不太一样,关于AVP像浏览目录似的这种操作,我觉得是在解析复合文件格式,而不是脱壳。呵呵,具体我也不太懂,请懂行的朋友帮助讲一下,谢谢。
[
Last edited by nasdaq on 2006-9-10 at 15:53
]
※ ※ ※ 本文纯属【nasdaq】个人意见,与【 微点交流论坛 】立场无关※ ※ ※
2006-9-10 12:15
flo
注册用户
积分 168
发帖 168
注册 2006-8-17
#13
Quote:
Originally posted by
nasdaq
at 2006-9-10 12:15:
呵呵,我个人认为卡巴这类的“辅助探测”方式,特别不适合初级用户使用,试问哪个初级用户能理解提示上的若干种报警所蕴含的实际意义?
相对来说,微点的人机交互就要好一些,微点可以准确判断的,就明确提 ...
对于观点一,我完全同意,所以卡巴安装时要求选择是否启用“程序行为分析”,即基本模式和扩展模式的选择。这也是微点这个尝试的意义。
对于脱壳么,杀软的脱壳和我们一般说的脱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。毕竟杀软不是要把程序还原成原来的样子,只需要部分地还原就可以了。只是,KAV6的引擎架构极好,所以会给人像在浏览文件夹的感觉。(在其日志里,若扫描一个文件X:\a.exe,如果被加NSPack,它会显示X:\a.exe/NSPack扫描,如果还有加壳,继续加参数...)
※ ※ ※ 本文纯属【flo】个人意见,与【 微点交流论坛 】立场无关※ ※ ※
2006-9-10 12:38
13
2/2
<
1
2
论坛跳转:
微点软件公测区
安全快报
> 病毒快报
> 漏洞快报
微点产品在线技术支持
> 微点主动防御软件
> 预升级反馈专区
> 微点杀毒软件
微点用户交流区
> 微点新闻
> 微点软件使用交流
> 微点茶室
安全技术交流区
> 主动防御
> 反病毒
> 防火墙
综合区
> 电脑&数码
> 体育&娱乐&休闲
> 灌水区
版务管理
内部使用专区
可打印版本
|
推荐
|
订阅
|
收藏
[
联系我们
-
东方微点
]
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东方微点信息安全有限责任公司
闽ICP备050308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