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点交流论坛
» 游客:  注册 | 登录 | 帮助

 

作者:
标题: "手机病毒感染症"诊断全书
御剑临风.
禁止访问





积分 625
发帖 659
注册 2009-4-10
#1  "手机病毒感染症"诊断全书

缘起

  该病于2000年被人类首次发现。当时,一家手机公司收到大量由计算机发出的名为“Timofonica”的骚扰短信,后被证实是一种病毒在作怪。而真正意义上对手机产生破坏的手机病毒出现于2004年,一种名为“Cabir”的蠕虫病毒通过诺基亚s60系列手机复制,然后不断寻找安装了蓝牙的手机进行传播。

  从此以后,人们开始认识到手机病毒的威力。它不仅能够大量发送垃圾短信骚扰用户,更可以直接摧毁手机系统本身。并且,随着科技的发展,其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已知的手机病毒已达300多种,手机病毒正成为威胁我们爱机健康的第一杀手。

  致病机理

  手机病毒的作用原理和电脑相似,只是还不及电脑那么复杂。手机中的软件、操作系统,等于一个小型的运算处理器,这些处理器一般都会有一定的漏洞,手机病毒就是利用这一点来进行攻击的。

  而且,我们使用的短信现在也已经不只是简单的文字了,图片、音乐、网址链接等都可以嵌入其中,这也是手机病毒攻击的突破口之一。

  当然,手机病毒要传播和运行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,其必须通过移动服务商提供的数据传输通道,而且手机需要支持Java等高级程序写入功能。

  易感染群体

  智能机以上级高端手机。机主为粗心大意者。机主为非法网站浏览爱好者。机主为对病毒不甚了解者。机主为对病毒不屑一顾者。

  症状

  假性手机中毒

  手机屏幕持续闪烁

  菜单图标变为可怕图案

  自动启动电话录音

  发出持续的异样声响

  手机假性中毒的症状之一(对手机无实际损害,多为恶作剧)

  ■初期阶段

  手机不能进行更新与下载

  手机电量快速消耗

  手机时常自动关机

  ■中期

  应用程序无法正常运行

  手机按键功能丧失

  手机时常当机

  自动接收和发送垃圾短信

  ■晚期

  SIM卡遭到破坏

  通讯录、照片等个人隐私被窃取

  通过自动拨打长途电话等手段产生天文数字的电话费

  手机内部系统紊乱

  ■结局

  手机完全报废

  治疗药物及方法

  1、下载安装手机版杀毒软件查杀病毒。

  某款手机杀毒软件的操作界面

  2、关闭手机,若无法关机则取下电池。将SIM卡取出并插入另一型号的手机中,将存于SIM卡中的可疑短信删除后,重新将该卡插回原手机。

  3、前往手机维修点进行刷机。

  4、前往厂家特约维修处对损害的配件进行更换。

  5、终极方法:将手机扔进垃圾筒(慎用!)。

  预防

  1、不要浏览非法网站

  暴力、色情网站极有可能会含有一些病毒、木马程序,由于手机防护性较差,用手机浏览这些网站比起电脑的危险性更大。

  2、不要打开可疑或者显示乱码的短信、彩信等

  一些病毒程序常常表现为彩信乱码等形式,所以碰到可疑的短信切忌不要轻易打开,应立即删除。

  3、下载时小心谨慎

  随着3G网络的推广,用手机进行高速下载已经不是梦想。但在下载时最好去正规的大型网站,否则病毒很可能乘虚而入。

  4、不要随意接受蓝牙传送的文件

  手机通讯技术的发展也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,通过蓝牙传播病毒已成为手机病毒快速传播的方式之一。我们在接受蓝牙发送请求时一定要确认传送手机的身份,以及文件的可靠性。

  对于蓝牙传送文件请求要十分小心,CARIBE.SIS就是一种手机病毒

  5、不要接听显示乱码的手机来电

  一般的手机都具备来电显示功能,如果电话铃响起时,屏幕上显示的来电号码是乱码,则要引起高度警惕,不要接听,应立即挂断电话。

  前景

  该疾病可以说是一种富贵病,科技越是发达其威力就越巨大,传播速度就越快,变种就越多。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,人类不仅不能彻底将其消灭,而且随着手机越来越普及和智能化,预计还将有进一步的发展。比如目前来说,手机独立还不能编写传播病毒,但这一技术很快就可以实现。

  当前,人类致力于对抗这种疾病的努力主要有三方面:科研机构和厂商开发新的可以安装在手机上的防控和杀毒软件,不断提高其查杀效率;手机网络运营商加大对网关拦截能力的研究,争取在渠道中就能识别拦截多数的手机病毒;通过宣传提高手机用户的意识,不要打开可疑彩信和文件、接听可疑电话。

  以上三种途径中,最后一方面最重要。通过这一途径,可防止大部分病毒的侵扰。无论科技多么发达,“以我为主”始终是防控手机病毒的至上要诀。

※ ※ ※ 本文纯属【御剑临风.】个人意见,与【 微点交流论坛 】立场无关※ ※ ※
2009-4-20 22:10
查看资料  发送邮件  发短消息   编辑帖子



论坛跳转:

可打印版本 | 推荐 | 订阅 | 收藏


[ 联系我们 - 东方微点 ]


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东方微点信息安全有限责任公司

闽ICP备05030815号